农业发展动态(2021年7月)

作者:种管中心时间:2022-01-20 03:18:52点击:284


  • 1、油菜籽价格行情














     ——以上内容摘自生意社


    2、国家统计局关于2021年夏粮产量数据的公告

    国家统计局714日发布数据,根据对全国25个夏粮生产省(区、市)的调查,2021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如下:

    一、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6438千公顷(39657万亩),比2020年增加265.5千公顷(398.2万亩),增长1.0%。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2911千公顷(34367万亩),比2020年增加200.2千公顷(300.4万亩),增长0.9%

    二、全国夏粮单位面积产量5515.7公斤/公顷(367.7公斤/亩),比2020年增加57.4公斤/公顷(3.8公斤/亩),增长1.1%。其中小麦单位面积产量5863.4公斤/公顷(390.9公斤/亩),比2020年增加62.3公斤/公顷(4.2公斤/亩),增长1.1%

    三、全国夏粮总产量14582万吨(2916亿斤),比2020年增加296.7万吨(59.3亿斤),增长2.1%。其中小麦产量13434万吨(2687亿斤),比2020年增加258.9万吨(51.8亿斤),增长2.0%


     ——以上内容摘自国家统计局官网


    3、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推出三大举措力促国家级制种基地升级

    为贯彻中央打好种业翻身仗决策部署,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到种子基地,日前,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推出三项举措,聚焦种子基地建设水平不高、生产模式单一、管理服务滞后等问题,突出保供、突出企业、突出服务,全面推动国家级制种基地转型升级。

    突出保供,投入倍增。以保障粮食安全和种源供给安全为底线,以主要粮油作物种子基地为重点,以田间基础设施完善、制种科技装备提档升级为主要内容,提升良种综合生产能力,优化供种结构,改善供种质量。2021年开始,制种大县奖励的规模由每年10亿元提高到20亿元,支持力度翻了一番,单个制种大县年度奖励资金最高达到5000万元,可连续奖励5年。

    突出企业,创新模式。2021年开始实施并逐步推进“1+M+N”模式,推动基地健康发展,即一个作物品种对应选择M家龙头企业与N个基地县对接。制种大县结合基地建设和发展实际,遴选行业排名靠前,有影响力、有科研能力、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实现奖励大县与龙头企业共建基地、共育企业、共促产业的目标。

    突出服务,动态调整。支持地方管理部门完善监管手段,强化主体准入、质量抽查和信息收集等日常管理。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实施失信联合惩戒,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试点种子质量认证,创建优势品牌。立足未来农业生产模式转变,扶持一批服务于耕、种、管、收全程专业化服务组织,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制种成本,提升种子生产保障和市场竞争能力。全面落实地方政府和企业责任,严格执行“有进有出、动态调整”管理模式,强化绩效考核,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暂停或取消部分任务完成不力、县企结合不紧密的大县奖励及企业扶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2021年开始,探索利用遥感监测、无人机拍摄,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管网络,重点解决无证生产、非法生产转基因种子等问题。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连续7年实施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取得积极成效。


     ——以上内容摘自农业农村部网站


    4、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发布2021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

    2021年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实施的重点强农惠农政策如下:

    一、粮食生产发展

    1. 农机购置补贴。

    2. 重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

    3.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4. 基层农技推广。

    5. 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和产粮大县奖励。

    6. 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

    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7.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8. 高标准农田建设。

    9. 东北黑土地保护。

    10.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

    11. 耕地轮作休耕。

    12. 农机深松整地。

    三、种业创新发展

    13. 种质资源保护。

    14. 畜牧良种推广。

    15. 制种大县奖励。

    四、畜牧业健康发展

    16. 推进奶业振兴。

    17. 实施粮改饲。

    18. 实施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

    19. 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

    五、农业全产业链提升

    20.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21. 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

    22. 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程。

    23. 高素质农民培育。

    2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25. 农业信贷担保服务。

    七、农业资源保护利用

    26.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

    27. 渔业发展补助。

    28.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

    29.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

    30.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

    31. 地膜回收利用。

    八、农业防灾减灾

    32. 农业生产救灾。

    33. 动物疫病防控。

    34.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35. 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




     ——以上内容摘自农业农村部网站


    5、暴雨后的河南农业:受灾面积1400多万亩,绝收面积160多万亩

    据初步统计,716日以来,截至72612时,农作物受灾面积972.1千公顷(1458.15万亩),成灾面积419.9千公顷(629.85万亩),绝收面积108.9千公顷(163.35万亩)。

    其中,短暂田间积水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不大,积水时间较长的低洼地块和泄洪区的农作物生长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绝收。

    河南作为我国农业大省,是全国粮食产量超过3000万吨大关的三个省区之一,河南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出了全国1/10的粮食。特大暴雨中的河南,农作物怎么样了?

    小麦:河南地区冬小麦已于6月下旬收获完毕,对小麦收获影响较少,但是因为暴雨引发的雨水聚集可能浸泡仓库中的小麦,损害品质,可能会用作饲料。

    玉米:目前河南地区主要的夏玉米处于拔节期,对肥料需求旺盛,根系较为发达,生长较快,是玉米植株生长的关键时期,短时间的水淹对玉米生长影响较为有限,长时间水淹会对玉米籽粒产生较大影响。随着强降雨逐步减弱,此外河南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0%以下,对供应影响较为有限。

    花生:河南地区花生产量占全国的30%,强降水主要集中在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也是花生的主产区,需要后续关注积水情况和后续处理,花生怕涝不怕旱,长时间的泡水,对花生产量会有影响。

    大豆:河南地区以夏大豆为主,当前处于出枝期,即将进入开花结荚期,此时的大豆对于温度更为敏感,随着降雨逐渐减少,短期的水淹对生长影响较小,但是需要注意田间排水。

    针对此轮强降雨天气造成的农业灾害,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研究制定出台玉米、花生、豆类、蔬菜等不同作物灾后生产恢复技术指导意见,通过多种途径,快速宣传传达到基层一线,指导群众开展灾后恢复。各地也不等不靠,组织各类机械、一切力量,迅速开展生产自救,及时疏通沟渠,尽快排除田间积水。同时,会同发展改革、工信等部门,落实种子、化肥、农药等抗灾储备物资,保证灾后生产恢复需要。

    721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会同财政厅紧急下拨中央和省级财政救灾资金4000万元,支持农业生产救灾。下一步,河南省农业农村部门将重点抓紧抓好排除积水、强化田间管理、抢时补种改种、全面消毒防疫和尽快恢复畜禽生产工作。



     ——以上内容摘自南方小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