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
  • 天博最新官网(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概况
    • 公司介绍
      • 公司宣传片
    • 组织架构
    • 企业文化
    • 企业荣誉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媒体报道
    • 行业资讯
  • 主营业务
    • 全产业链
      • 全产业链理念
      • 种业
      • 种植业
      • 米业
      • 农服
      • 食用油
    • 品牌产品
      • 种子
      • 大米
      • 农资
      • 食用油
  • 科技合作
    • 科研动态
    • 中德示范园
      • 项目简介
      • 动态新闻
    • 智慧农业科技园
      • 项目简介
      • 动态新闻
    • 与江南大学合作
      • 合作简介
      • 动态新闻
    • 院士创新基地
      • 基地简介
      • 动态新闻
  • 人才招聘
    • 人才理念
    • 人才招聘
      • 内部招聘
      • 社会招聘
      • 校园招聘
    • 员工风采
  • 党群工作
    • 党建动态
    • 主题教育
    • 党的二十大
    • 党史学习教育
    • 工会
    • 共青团
    • 文化活动
  • 投资者专区
    • 股票行情
    • 公司公告
    • 公司治理
    • 投资者关系专线
    • 投资者咨询服务
  • 社会责任
    • 万企联万村
    • 绿色基地建设
    • 助力现代农业

科技合作

  • 科研动态
  • 中德示范园
  • 智慧农业科技园
  • 与江南大学合作
  • 院士创新基地
  • 天博最新官网(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科技合作  科研动态
  • 科研动态

  • 玉米育种首席专家张志高:追逐烈日,他用汗水诠释初心使命
    8月上旬,江苏淮北地区陆续开启了“烧烤”模式。江苏农垦玉米育种首席专家张志高带领团队穿梭在密不透风的玉米田里,头顶烈日、脚踩泥巴,上烤下蒸、汗流浃背,用脚步丈量炽热的大地,用汗水保粮食丰产丰收。高温下的坚守,是职责、是使命!然而这样的场景,在张志高36载的育种岁月里,几乎是常态。36年来,他带领团队怀揣对农业科学的执着追求,像农民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攻克一道道育种难关、攀登一座座科研高峰,在江苏农垦现代种业发展中留下了铿锵足音,先后育成 “苏玉34”“大华1146”“大华1870”等31个优良玉米品种,2012年被江苏省农垦授予“第二届江苏省农垦系统劳动模范”称号,2015年获江苏农垦“第二届人才突出贡献奖”。张志高表示,搞育种就是与“天时”赛跑,太阳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玉米授粉是培育良种至关重要的环节,授粉最关键的时期正是盛夏三伏天,地里温度高达40℃以上,然而花粉存活时长仅6个小时,人工授粉正赶上一天中最闷热的时段,他每天要连续给玉米套袋、授粉、挂牌8到9个小时,团队每天套袋近3000个,汗水湿透衣服,太阳晒黑脸皮,腰弯得都直不起来,皮肤也被玉米叶划出一道道血口子,花粉落到
    2023-08-21
  • “三道防线”面源防控技术助推江苏农垦现代农业绿色高效发展
    7月29-30日,“农田面源污染防治及低碳减排技术研究”现场考察会在苏州苏垦陆家基地召开,会议邀请了江苏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杨林章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颜晓元研究员、江苏省农技推广总站杨洪建研究员等6位行业专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施卫明研究员、闵炬副研究员、苏州苏垦副总经理王勤、苏垦农科院副院长周凤明、及项目组成员参加会议。昆山电视台全程跟踪采访了本次会议召开情况。 经过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和资料审阅,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构建了基于“三道防线”( 科学施肥-调蓄利用-末端拦截)的集约化农田面源污染防控体系,开展了基于生物消化抑制剂高效肥应用技术等5项新技术研究和示范,在苏州苏垦陆家园区基地进行了水环境的系统监测及规模化面源污染源-汇功能分析,总体设计思路可行、技术体系先进、防控效果明显。 该项目是苏垦农科院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共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中心”以来,针对大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科学施肥及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等方向联合开展研究项目。与以往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中化肥减量和生态拦截为主要技术手段有所不同的是,该项目以保障亩产吨粮为目标,着重于
    2023-08-03
  • 以学促干,苏垦农科院召开2023年上半年科研工作总结会
    为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做好年度科技创新工作,7月19-21日,苏垦农科院在盐城滨海召开2023年上半年科研工作总结会议。苏垦农科院院长王俊仁,副院长周凤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俊仁在讲话中要求农科院全体员工,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讲话精神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开放式创新平台新实践。一是扎实抓好在田试验管理;二是超前谋划秋播布局;三是强化开放式平台管理;四是严格做好节本增效工作;五是做好员工学习教育工作;六是抓紧抓牢安全生产工作。 周凤明总结了上半年科研工作进展,详细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针对下半年科研重点工作,他提出:一要持续做好“三新”研发,力争产出一批突破性成果;二要加快推动项目实施,确保高质量完成研究项目;三要提前谋划“三秋”科研项目,增强前瞻性和计划性。 参与此次交流的科研项目总计41项,包括17项公司下达的在研项目和24项夏熟作物试验专题,涉及公司小大麦、油
    2023-07-26
  •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陈杰赴天博最新官网(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江大国工农产品精深加工联合研究中心调研指导工作
    近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农业农村委主任陈杰率调研组赴天博最新官网(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江大国工农产品精深加工联合研究中心调研指导工作。联合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陈正行教授、主任王莉教授介绍了联合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及科研成果,调研组品鉴了相关产品,并对联合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及校企合作新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陈杰主任表示,江苏农垦与江南大学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值得推广和借鉴,也希望更多的科研成果在江苏农垦等龙头企业转化与应用,助力江苏省农业强省建设。近年来,联合研究中心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强核”战略和天博最新官网(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全产业链一体化扩量发展”战略,瞄准专用粮、健康食品、功能食品、食品质量安全等重点方向,攻坚关键技术,研发新优产品,农产品精深加工研究取得初步成效。下阶段,联合研究中心将瞄定精深加工“拳头”新产品研发,一体推进新产品成果转化落地,为集团公司现代农业强企建设和天博最新官网(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农研智慧“和”农研力量“。
    2023-07-19
  • 农科院党支部:“三夏”支农做先锋 “主题党日”别样红
    “三夏”一线党旗红,主题党日党味浓。当下正值小麦收割的关键时节,针对夏收严峻形势,农科院党支部认真按照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安排部署,带领党员干部“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党支部统一安排,组织全体党员将主题党日活动开到麦收一线,学以致用、一线练兵,用“党旗红”助力夏收丰。 6月6日,盐城片区、连云港片区、淮安片区农科所终于迎来麦收的晴好天气。为抢抓夏收有利时机,天刚蒙蒙亮,农科院“三夏志愿服务队”的近20名青年党员就已深入田间地头,开启新一天的支农工作。他们身着红马甲,在各农科所的田间地头,都能看到那一抹抹鲜红的身影。他们有的在检查收割质量,有的在调度粮食周转,有的在记录实验数据,身负一技之长的年轻同志则主动请缨,翻上拖拉机、收割机,又变成了一把农机好手。在农科所一块块金黄的试验田里,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饱满的麦粒源源不断地被送进接粮车里,一旁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帮助驾驶员把小麦运送至场头。在晒场上,志愿者手握翻场工具,有的基层所长为了节省成本自己开拖拉机,一圈一圈地翻晒着刚上场的小麦,尽管烈日当头、汗流浃背,但大家投身“三夏”的热情却
    2023-06-08
  • 聚集科研创新资源 推动新品种研发质的提升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近日,苏垦农科院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及农发公司关于新品种选育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围绕年度新品种研发重点工作,积极转变研发思路,新品种研发自主创新能力和农业产业支撑引领水平持续提高。 坚持战略牵引,形成种业创新资源协同联动新枢纽。高质量构建“2+6+N”现代种业创新研发体系。以农科院为创新主体,充分发挥自有中熟中粳水稻育种团队、春性小麦育种团队的创新引领作用,高质量聚集外部引进早熟晚粳水稻育种团队、小麦遗传育种团队等6个核心研发团队的资源禀赋优势,努力实现垦区新品种研发工作“弯道超车”。根据育种3.0时代发展要求,农科院经充分调研论证,及时组建生物育种核心研发团队,并赴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考察调研,为生物育种平台、数字育种平台搭建提供决策建议。 锚定以质取胜,实现品种选育工作质的有效提升。深入贯彻落实种业振兴行动,在新品种研发上以“耐得住寂寞”的理念,从重品种审定数量向重品种审定质量转变,集中优势资源在大品种、好品种上寻求突破。一季度,由农科院自主选育的华麦11号成功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
    2023-04-04
  • 华麦11号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名单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3年)》,重点推介10种农作物、241个优良品种,由苏垦农科院自主选育的华麦11号成功入选小麦苗头型品种。 华麦11号于202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于2022年通过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国家审定,该品种中抗赤霉病,高抗白粉病,品质达强筋标准,为高产优质绿色的好品种,受到农业农村部的推介,已在江苏省淮南麦区部分县市推广种植。 近年来,苏垦农科院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不断加大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全面夯实农作物新品种研发基础,自育新品种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华麦11号的脱颖而出,标志着公司小麦育种水平再上新台阶,为攥紧农业“芯片”、端牢中国饭碗提供有力的品种支撑。
    2023-03-03
  • 喜报:苏垦农科院三个小麦新品种通过江苏省审定
    近日,江苏省第七十三次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41个小麦新品种,由苏垦农科院选育的华麦20、华麦21和华麦22三个小麦新品种顺利通过审定定名。 2023年,苏垦农科院将以“耐得住寂寞”的理念,转变育种研发思路,从重品种审定数量向重品种审定质量转变,集中优势资源在大品种、好品种上寻求突破。此次通过审定的三个小麦新品种均为半冬性品种,极大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群,助力公司半冬性小麦育种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3-03-03
  • 苏垦农科院召开一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23年工作会议
    2月27日,苏垦农科院在淮安召开一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23年工作会议。农科院领导班子成员,总部及下属单位职工代表共计5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受表彰人员及育种院相关人员列席会议。 会上,与会代表认真听取并审议了副院长周凤明所作的科研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了工会主席张正东同志所作的工会工作报告,审议了2022年度科研经费使用情况报告。会上育种院淮安所、新洋农科所、检测中心及科技管理部作交流发言,副院长叶凌凤宣读了2022年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部门,以及“三夏”“三秋”“良繁”“试验质量”等优胜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表彰决定,并对获奖单位、人员进行表彰。 王俊仁在讲话中指出,“十四五”以来,在集团公司党委和农发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农科院紧紧围绕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特色鲜明的开放式研发平台的发展愿景,坚持守正创新,秉持“成果为王”的科研导向,把“三新”作为研发重点,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引领水平持续提高,全院干部职工勇担使命、奋力攻关、开拓进取,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较好地完成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王俊仁要求,2023年,要把“拼状态、比实绩”作为主旋律
    2023-03-03
  • 开局即奔跑 奋楫正当时--苏垦农科院以奋斗姿态推进现代农业开放式创新平台建设
    笃志前行,虽远必达。近日,苏垦农科院及时传达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农发公司工作会议精神,锚定“打造国内具有影响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开放式创新平台”这一愿景目标,动员全院上下“拼状态、比实绩”,党员干部担当在前、冲锋在前,以“拉满弓、绷满弦”的精神状态,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开放式创新平台新实践。 聚焦产业精准立项。及时召开2023年度立项研讨会,聚焦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稻米和食品深加工及生产经营关键问题定向选题。在新品种研发上,以“耐得住寂寞”的理念,转变研发思路,从重品种审定数量向重品种审定质量转变,组建生物育种核心研发团队,加大生物育种技术应用力度,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努力在“大品种”、国审品种上寻求突破。在稻米和食品深加工研发上,聚焦未来食品发展方向、市场需求和龙头企业需求,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相关专家深入交流研讨,重点在青少年健康主食、功能性食品及老年食品上等开展科研攻关,探索乳制品领域相关研究。在新技术攻关上,以“三高一控”、绿色低碳为目标,在数字农业、垦区杂草稻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稻麦两熟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农业循环利用、高端啤酒大麦优质栽培等技术等方面开
    2023-02-17
  • 苏垦农科院:以科技创新支撑江苏农垦农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2022年,苏垦农科院秉持“成果为王”的科研导向,把“三新”作为研发重点,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引领水平持续提高。 科技创新助力攥紧农垦“当家品种”。农以种为先,苏垦农科院紧紧围绕集团“强核”战略目标,从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突破性品种选育到前沿育种技术研发,各个环节久久为功,新品种繁育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4个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分别定名华麦11号、华麦12号、华麦17号、大华1870,其中华麦11号为中抗赤霉病、高抗白粉病、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获社会媒体广泛报道,为大华种业自主品种选育工作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优质多抗春性小麦品种;大华1870是江苏农垦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玉米品种,为垦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提供了品种保障;3个品种通过江苏省审定,分别是水稻新品种华粳15号和玉米新品种大华1898、大华1713。 核心技术攻关确保垦区丰产丰收。扎实推进新技术集成与创新,初步形成垦区稻麦周年绿色生态配套技术模式,筛选出优质、高产青贮玉米品种两个,推广种植超过1000亩;完成垦区杂草稻发生情况、生物学特性以
    2023-02-08
  • 谋创新 聚合力——农科院召开2023年创新发展座谈会
    2023年1月2日下午,苏垦农科院2023年创新发展座谈会在农科院总部召开。苏垦农科院领导班子成员,总部及下属单位副职以上成员参加本次座谈会,会议由农科院院长王俊仁主持。 座谈会上,院领导班子成员,总部部门及下属单位负责同志分别围绕协同做好“三新”研发、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强化科研管理、优化考核机制、创新人才引育等工作发言,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会上,副院长周凤明就春节前科研工作进行了部署,副院长张正东就工会、意识形态、安全生产工作等进行安排。 王俊仁在会议总结中强调,本次座谈会是农科院成立以来召开的第3次创新发展座谈会,达到了凝聚共识、促进发展的目的。农科院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持党建引领发展,聚力“三新”研发、推进成果转化,以高质量科研成果助力公司一体化扩量发展。 针对2023年工作,王俊仁指出,一是高质量开展好科研立项工作,聚焦新品种选育,开展“补链、延链、强链”专项行动。围绕公司全产业链发展,切实做好循环农业、高端啤酒大麦优质栽培等自主研发项目;二是加强开放式平台管理,做到“五有”,即有目标、有计划、有成效、有考核
    2023-01-04
  • 苏垦农科院获得“第十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农机化分论坛”优秀论文奖
    11月21日,江苏省农业机械学会、上海农业机械学会、浙江省农业机械学会、安徽省农机工业协会发布了《关于表彰“第十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农机化分论坛”优秀论文的决定》(苏农机学会〔2022〕12号),天博最新官网(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农业研究院为第一单位的两篇科技论文 “稻麦轮作下耕作方式对黏性土壤化学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秸秆还田下滨海黏质盐土肥力演变研究”获得“第十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农机化分论坛”优秀论文奖。 本次论坛共收录论文47篇,经“三省一市”学(协)会推荐、评审,共评出优秀论文13篇,其中江苏省5篇。苏垦农科院首次参加该奖评选,报评的2篇论文都获得优秀论文奖荣誉,这是苏垦农科院多年来潜心农机农艺相结合的研究结果。苏垦农科院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持续加大农机农艺相融合的科研攻关力度,为天博最新官网(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一体化扩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022-12-14
  • 苏垦农科院党支部开展“田间课堂”主题党日活动
    8月26日上午,苏垦农科院党支部赴育种研究院淮安所开展“田间课堂”主题党日活动,学习了解水稻杂交相关操作流程,“零距离”感知农研。苏垦农科院副院长周凤明、叶凌凤以及总部全体人员参加了本次活动。在田间课堂上,周凤明为大家详细讲解了水稻杂交技术七个步骤,并现场演示如何去雄、套袋、授粉。随后,全体人员观摩了淮安所水稻展示示范田以及新品种育种试验区,大华种业育种研究院副院长滕志英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每个水稻品种的基本特征特性。在会议室,周凤明领学了习近平在辽宁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针对会议落实情况,他要求,一是要学无止境,彰显“意志”底色。农科院全体人员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并与做好农科院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推动科研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努力把农科院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好。二是要千锤百炼,彰显“信仰”底色。新时代新要求,农科院青年干部要在理想信念上坚守本心,又要温故而知新,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鼓起信仰的风帆、燃亮理想的火炬,走好青年这一代人的新长征。三是要永葆初心,彰显“奋斗”底色。要不忘初心,在各自岗位体现自我价值,于基层中汲取营养、增长见识
    2022-08-31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36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3 跳转到 

天博最新官网(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恒山路136号苏垦大厦12楼 邮编:210019电话:025-87772112

苏ICP备12076730号-1

站点访问量:3076632023年09月05日

开元最新官网 | 英亚英亚体育平台(中国)有限公司 | 华体会平台 | 买球APP官网(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 十大网彩平台 | 乐动平台(中国)有限公司 | 亿德体育 | 开云官方网站 | 亚搏娱乐官方 |